搜索
菜单
首 页
防盲概况
政策法规
通知公告
防盲活动
新闻动态
光明行
爱眼日
眼健康
下载专区
您所在的位置:
首页
>>
防盲活动
>>
光明行
新闻动态
光明行
爱眼日
青藏高原光明行
作者:admin
发布时间:2005-07-05
浏览次数:
为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“视觉2020,消灭可避免盲”全球战略目标、落实全国防盲规划,积极配合卫生部、中国残联现有防盲项目,以实际行动贯彻体现党和政府对西部地区人民的关怀,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联合国内防盲力量,于2003年4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启动了“青藏高原光明行动”,并拟将这个项目发展成一个规范化的、综合的、低本高效的、可持续发展的防盲模式。光明行动之一:SARS“双解”后,光明行组委会立即于2003年7月16日----20日在青海西宁组织完成了防盲培训并进行了教学评估,正式学员40名,非正式学员近20名。培训内容涉及视觉2020、感染性眼病;WHO双层睑板旋转式沙眼倒睫手术、WHO的简化沙眼分类标准、WHO白内障简化分级系统;表面麻醉下现代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;青光眼手术及其并发症处理、青光眼的筛查;眼底病的诊断和治疗;低视力康复、助视器的使用等。并对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手术观摩;通过培训我们将眼科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送到基层,同时强调眼科医生的防盲责任心和义务感,加强防盲意识。光明行动之二:2003年8月11-13日组织国内专家14名(来自广州中山眼科中心、北京医院、301医院、武警总院、同仁医院等等)分赴青海省人民医院、青海医学院附院、西宁市第一医院和武警医院实地带教、示教、会诊与义诊600余例;赠送角膜材料并示范角膜全层移植术4例、白内障小切口手术10例、复发胬肉切除加羊膜移植术1例;并为当地各医院疑难病例会诊约30例。举行专家学术讲座与交流四场次;专家上门送知识送技术,受益的不仅是患者,而更有意义的是当地大多数医务人员都有获得学习与提高的机会。光明行动之三:2003年9月3日--12日在西宁、互助、贵德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。医疗队员乘着火车经过31小时到达西宁,当晚不顾路途疲劳,队员们将同行的35箱医疗用品从车站领出又分运到医疗点,就寝时已是次日凌晨2点多,仅仅休息了4-5小时,次日按时又投入了工作。手术中所用的一切用品均由医疗队自带,摆放手术台、手术设备消毒等手术流程相关工作均有医护人员自己安排;午饭是简单的盒饭便餐,每天离开医院总是星月相伴。有的人患了风寒,却没有休息;刺伤了手,也没有离开阵地;医疗活动在西宁完成白内障手术211例,互助237例,贵德24例,总计472例;患者最年轻的53岁,最年长的81岁,多为土族、藏族、回族等少数民族。本活动手术术式均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,以时间短,康复快,见效明显而深得当地好评。光明行动之四:2004年7月1日—12日在青海果洛州斑马县实施了青藏高原光明行动之四---海航光明行。果洛州斑马县是青藏高原的腹地,距西宁784公里,交通十分不便,当地居民以放牧为生,90%为藏族,生活贫困,由于特殊的地理情况,白内障发病率高,限于当地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条件,很多的白内障患者得不到应有的治疗,失明使他们劳动力丧失也使他们失去摆脱贫困的机会。在海南航空公司的赞助下,医疗队沿途翻越海拔4000—4800的日月山、河卡山、腭拉山、温泉山、玛吉雪山、满掌山等六座高山,穿越鬼门关之称的花石峡,到达班玛县(海拔3500),实施医疗活动。这次活动的特点如下: 1、白内障患者是来源于落后贫穷的边缘山区的少数民族,覆盖青川十多个州县,青海除班玛县外,有邻近的九治县、达日县、甘德县、玛多县,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、阿坝县、壤唐县;甘孜藏族自治州,色达县、康定县、石渠县;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、夏河县等地。四川色达县一位53岁的双眼白内障患者,失明两年,为了承担着家庭的重担而不能出嫁的26岁女儿的前途,他徒步三整天,露宿野外,然后又乘车10小时来到班玛;还有一些本素不相识的牧民,为了能复明,自发地组成团队,一起赶车着带者帐篷早早的等候在班玛县医院。患病时间长,很多患者白瞳明显,白内障过熟患者也很多;患者失明时间长,大多数失明1—2年,甚者达4—5年之久。年龄偏大,年龄9岁---93岁,60岁以上占90%以上。 2、检查眼病患者1100人次,致盲原因白内障占首位,其次是角膜病,此外眼底病、眼外伤、青光眼多见。 3、完成白内障手术212例,年龄9岁---93岁,70—79岁患者占45%,60—69岁占26%,80—89岁占23%。对每一位手术患者的术前、术中、术后用药全部由医疗队提供。手术为超乳或小切口,手术时间短,患者康复快,术后无并发症,患者在当地免费接受到了一流的眼科技术服务。 4、在慈善小学眼病筛查80人,男58人。女22人,正视眼77人,近视2人,弱视1人,结膜炎38人,无沙眼。 5、为当地配置了YZ5E裂隙灯显微镜一台含YTZB电动仪,直接眼底镜一个,加强了眼科基础设备。 6、文化交流;捐赠给当地眼科低视力筛查包、防盲手册、活体超声显微镜眼科学、眼解剖与临床、人工耳蜗、鼻内窥镜外科学、听力学基础学等多种专业书籍。 7、这次活动从仪器方面动用了最好的设备,超乳机、AB超,约有近50个患者植入了进口人工晶体;由于当地眼科条件差,手术所用的一针一线,棉签眼垫,针剂眼药,消毒液、粘弹剂、人工晶体,手术衣、手术包,手术器械等一切耗材用品均由医疗队自带。摆放手术台、手术设备消毒等手术流程相关工作均有医护人员自己安排; 8、医务人员配置了强大的阵容,不仅资历高,而且表现了优秀的品质,大家克服了高原反应、病痛以及艰苦的生活环境,每天连续工作12小时以上。 9、在整个医疗活动中体现了成本效益最大化,除以最低的消耗做最多的手术外,还为当地眼科配置基础设备,对当地医务人员实地培训,帮助他们提高对眼科常见病和疑难病的诊断治疗技术水平;这次活动真真体现了“把最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最优质的服务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和人群”。 10、完成这次活动是积聚社会各方力量,为当地百姓带来恩惠与实惠的真实体现。全国防盲指导组、北京同仁医院、海南航空公司、青海卫生厅、班玛县委县政府县人大、班玛县卫生局、班玛县医院、当地活佛、瑞达律师事物所等社会各界爱心汇聚,资源整合,成功地实施了这次活动。为此,赢得了海南航空公司连续十年的赞助。本次医疗活动为西部白内障患者送光明仅是抛出一块砖,手术前后带教,与当地医护人员的交流,倡导走出医院,走向患者,开展低成本低收费小切口白内障手术,对提高当地医疗水平、对基层开展防盲有积极的促进意义。特点:全国防盲指导组自成立以来第一次创办大项目 ----自筹防盲资金,而且数目较大、连续十年 ----协调各界人士---残联、红会、当地政府、宗教团体。 ----影响面广,患者、医务人员 ----效率高---将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----反响较大-----社会各界好评 ----同仁形象 “青藏高原光明行动”可谓是一个规范化的、综合的、低本高效的、可持续发展的防盲模式的成功探索。
上一篇:
青藏高原光明行医疗队准备出征(图)